短信截图。武隆警方供图来自武隆警方消息:近日,在武隆做建材生意的杨老板辛苦一天后,晚上回家躺在沙发上给多名经销商转账付款,发短信时由于操作不便错输了电话尾数,被千里之外的邱某接收。谢某以为是骗子短信,将计就计逗起“骗子”,不料轻松骗其万余元。近日,武隆警方接到一报警电话称自己的钱遭骗了,希望警方帮忙找回来!躺着操作手机误将3按成2导致转款万余元给陌生人民警随即详细了解到该名男子姓杨,是在武隆县城做建材生意的外地人,他经常通过电话进货和网银转款。当天,杨老板在工地上跑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休息,同时拿出手机给多名经销商转账。操作几次后,不确定张总的那批样品是否发货,于是给张总编了条写着收件地址、联系人和电话的短信。过了一会,对方短信回复 “什么意思?”杨老板没想那么多,回复:“把样品发过来,我明天就给你打款。”对方又回复:“样品已经发了,把款打过来,这是我的账号62……”。此时,杨老板有点不耐烦了,回复说:你不说账户名,我转不过来!随后,对方很快回复了账户名。由于杨老板之前和张总多次打交道,看见短信后,便毫无防备地转了18000元到对方提供的账户,并再次发信息说:“没带账本,先转18000给你,如果差下次补给你”。见一直无短信回复,杨老板便打电话询问,没想到张总说自己根本没有收到钱。杨老板立刻查看短信记录,发现自己将张总的手机号码输错了,误将末尾的"3"输成"2",把钱转给了一个陌生人提供的账号。此时,拨打对方号码已经无法接通,杨老板意识到可能被骗了,于是报警求助。 防骗网 www.315rex.com对方抱着逗逗骗子的心理骗取万元元却让自己成为诈骗犯民警随即根据对方提供的手机号码和银行账号开展侦查,发现此人是一名在陕西某煤矿打工的四川籍中年男子,经过摸排,警方在四川广元将该名男子抓获。男子姓谢,他说最开始收到短信,以为对方是骗子,于是想逗逗骗子,便试着问了问对方。没想到对方说要打钱给自己,于是将计就计,谎称样品已发,并提供了自己的户名和账号。不料,天上掉下馅饼,对方真的给自己打了钱。此时,谢某猜测对方可能不是骗子,而是发错短信认错人了。但谢某还是被这笔意外之财蒙蔽了良心,于是没有想到退还,而是选择关掉手机,让打款人联系不到自己。过了十多天后,谢某见没人找他,以为安全了,便跑到银行将钱转移到另外的银行卡上,并取了几千元用于回四川老家的花销。工友们都说谢某看上去憨厚老实,根本不像坏人。谢某现在非常后悔,他说:“平时经常收到打钱之类的骗子短信,这次以为是骗子也就试着问了问,没想到钱真的打我卡上了,这么多钱相当于我大半年的工资,我认为这是对方自己打错了,又不是我故意骗他的,即使不还也不会犯法,于是把钱占为己有。如果早知道这算违法犯罪,我就不会要这钱了!”网友评论:骗子短信天天有 逗逗“骗子”为何违法的确平日里,我们手机经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短信,要求打款或者提供银行账号,不管其真假,为了避免被诈骗,我们都应将其归为诈骗短信,不予理睬。谢某收到短信后,以为对方是骗子,逗逗骗子无可厚非,但之后谢某虚构已经发货的事实,企图让对方将钱转到自己的账号,而在收到钱后进行转移和使用。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谢某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目前,谢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防骗网 www.315rex.com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谢某收钱后,主动联系打款人,并积极退还,则构不成诈骗罪。抱着逗逗骗子的心态,没想到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让自己成为诈骗犯,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同时,民警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在转账时一定要细心操作,电话确认。同时,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凡是以中奖、退货、赠品等名义要求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等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前往当地门市或者拨打官方客服电话咨询,切莫轻易透露信息给他人。
本站内容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更正。
发表自: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