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领导要求转账,“局长”一条短信,10万元钱没了!
冒充老婆要“爱的小红包”,他给“老婆”发了爱的红包后被拉黑了。
……
这些都是冒充熟人诈骗的套路,换上“熟人”的微信头像和昵称求转账……这种诈骗手法实在是太简单、太没有技术含量了,再加上大家防骗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大家在微信上遇到好友“借钱”已经越来越谨慎了。
但是!如果对方给你发来几秒钟的语音“是我是我”“是我本人”,而声音也确实是好友本人,你会不会就此放松警惕呢?
多地现“是我本人”骗局
最近,孙女士的微信好友接连收到“孙女士”向他们借钱的消息,怀疑对方微信被盗,好友提出要核实“孙女士”到底是不是本人,对方就发了一条1秒长的语音,内容就四个字“是我是我!”
由于声音确实是孙女士本人的,足足有4个好友相信并转了账,共被骗走3500元左右。
无独有偶,近期刘先生也收到了“准妹夫”借钱的微信,对方开门见山要借300元钱,还发了一条2秒长的语音“是我本人!”
刘先生直接微信转账300元过去,结果对方称少了个0,其实要借3000元,还继续以类似的语音博取信任,最终刘先生被骗走3000元。
毫无疑问,孙女士和“准妹夫”的微信当然是被盗了,此类“我是本人”的语音当然是提前录好的,好友们的钱当然是被骗子骗走了。
但是问题来了,骗子是怎么拿到正主语音信息的呢?
骗子手段很简单
你脑海中各种“黑科技”“谍战片”的补脑先打住,骗子的手法其实很简单!
以孙女士为例,孙女士沉迷某款手游,骗子以“帮你充值游戏点券”为名,跟她在微信上语音聊天,并诱使她提供微信账号、密码。其间骗子故意询问孙女士是否是该游戏昵称的本人,轻松就得到了孙女士的语音回复“是我是我”。
这正是发给孙女士诸好友的那条语音,至于刘先生的准妹夫,则是在网上购买游戏账号时被“客服”要求进行“我是本人”语音验证,还被植入了木马病毒,导致微信被盗。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说,这骗人手法还是一样没啥技术含量啊。但是,每年因此上当的人还是不少,因为这类骗子“戏最多”啊。
那么,如何防范类似骗局呢?
1.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透露微信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2. 如他人在微信上提出转账请求,需通过电话、视频等能产生实际交流的方式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
3. 养成设置好友备注的习惯,有助辨别“克隆”好友;
4. 若发现微信账号被盗,应及时冻结账号,并通知其他好友切勿上当。
最重要的是被骗了及时报警!
2018-08-22 10:38:39 来源:平安天津
2018-08-22 10:07:23 来源:中新网湖北
2018-08-22 10:02:35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18-08-22 09:53:01 来源:蓝鲸财经
2018-08-22 09:50:03 来源:兰州公安
2018-07-24 15:21:57 来源:中国网
2018-07-23 13:58:34 来源: 广州日报